作者 | 蓝鲨消费
截至11月28日收盘,拼多多报139美元,涨幅18.08%,市值1846.7亿美元。而老牌电商巨头阿里巴巴报76.74美元,跌幅1.02%,市值在1954.5亿美元,两者市值仅相差107.7亿美元。
值得关注的是,阿里巴巴的市值包含了阿里云、盒马、大文娱等尚未分拆的各大板块业务。这意味着,仅仅作为电商平台,阿里巴巴的市值或许已经不敌拼多多。
该事件的导火索是拼多多刚刚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。财报显示,截至9月30日第三季度,拼多多收入为688.4亿元,同比增长93.9%;实现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口径净利润155.4亿元,净利润率为22.6%。
而据前不久(11月16日)阿里巴巴的最新财报,2023年第三季度,阿里巴巴实现收入2247.9亿元,同比增长9%;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277.06亿元,净利润为266.96亿元,非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为401.88亿元,同比增长19%。
在阿里内网,有员工发帖称:“此刻难眠,也不敢想,拼多多市值直接来到1855亿美金,相比我们的1943亿,差距仅80亿,着实吓一跳。那个看不起眼的砍一刀,快成老大哥了。对此,马云回复称:AI电商时代刚刚开始,对谁都是机会,也是挑战,“我更坚信阿里会变,阿里会改。”
事实上,京东也一直在改,接连换了集团CEO徐雷、京东零售CEO辛利军,但也难以阻止市值被拼多多“全面超越”。最近一年,京东的股价在港股和美股都经历了大幅下跌,市值也大幅缩水,一年蒸发700亿美元,仅为446亿美元。拼多多的总市值已经相当于4个京东。
随着拼多多的崛起,阿里、京东等老牌电商巨头或许会发生更大的剧变,一方面继续推进“百亿补贴”等继续猛攻下沉市场,另一方面在组织架构方面不断进行调整以迎合市场的变化,中国电商平台大战可能会有更多精彩的看点。
阿里、拼多多、京东“三国杀”背后,其他电商平台或许也会收到波及。主打“特卖”模式的唯品会发展一直不温不火,从2013年的千亿美元市值一路下跌,目前市值已经不足90亿美元,但这已经是三巨头之外发展最好的电商平台了。曾经红极一时的云集,如今市值仅1500多万美金。垂直电商平台宝宝树连年亏损,市值仅4.4亿港元。至于曾经为自己“代言”而兴起的聚美优品,早已淡出主流电商市场。
值得一提的是,做本地生活服务的美团近年来加入到即时零售赛道,或将在电商行业中激发新的浪花。尽管美团外卖的未来让投资人担忧,但美团CFO陈少晖在财报电话会上透露,“在过去三个季度中,美团闪购业务的两年复合增长都达到了50%左右,零售配送是餐食外卖业务的自然延伸,其增长潜力非常大,能够覆盖和渗透各个品类和消费场景,美团闪电仓就是为满足这一需求而推出的服务。”财报显示,美团闪购于报告期内与近400个零售品牌建立合作关系,年活跃商家数同比增长30%,闪电仓于本季度突破5000家。
除了电商平台的排位争夺战,其他的中国消费上市公司也在复苏中酝酿着机会。2023年,随着接触性、聚集性消费明显回暖,带动中国消费行业上市公司业绩大幅增长。而作为中国消费行业的龙头,消费上市公司也从消费趋势、消费模式、消费资源整合等各个维度推动中国整个消费产业重新活跃,比如名创优品出海成为“全球超级品牌”,茅台、绝味食品等利用自身的资金和资源优势,通过投资和并购等多种方式,拓展增长的第二曲线。
蓝鲨消费以深度研究消费产业,记录陪伴消费品牌成长为使命。为了挖掘中国最优秀的消费上市公司,蓝鲨消费联合新浪财经、新潮传媒、天眼查和80+活跃的消费投资机构发起《2023中国最佳消费上市企业TOP50》评选。
蓝鲨消费历时2个月,经过初审,线上、线下复审等环节,根据公开披露的市值、营收、营收增长率、利润、利润增长率等多个维度的数据进行综合评判,最终评出了《2023中国最佳消费上市企业TOP50》榜单。
注:本榜单不包含以下三类消费上市公司:
1、阿里巴巴、京东、拼多多、美团等互联网公司,因其业务涉及层面更广,超出了电商零售的范畴。
2、一些因某种原因退市,但仍然有交易的优秀公司,比如瑞幸咖啡。
3、2023年财报(截止9月30日)中营收与利润负增长,比如因猪周期而效益下滑的养猪巨头——牧原股份、温氏股份、新希望等。
中国最佳消费上市企业TOP50的门槛:市值150亿今年以来,假日经济不断升温,餐饮消费加速回暖,休闲旅游稳步复苏,人们感受到消费恢复的强劲动能。然而,鉴于经济增速不及疫前,内外环境不确定较多,居民消费信心仍然可能处于偏低水平。此外,房价仍可能下行,拥有二套或多套房产的居民的财富缩水,或影响其消费。因而,中国消费上市公司虽然业绩向好,但市值却受到一定的影响。
与去年同期相比,除了东鹏饮料、海澜之家、盐津铺子、名创优品等少数企业市值上升,茅台、农夫山泉等龙头企业市值仍然稳健之外,大多数消费上市公司市值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,几乎涉及到各个细分类目,如李宁、安踏、贝泰妮、绝味食品、上海家化等。
《2023中国最佳消费上市企业TOP50》榜单显示,上榜企业的最低市值为150亿。其中,茅台在中国消费上市公司中属于“独一档”,市值超过22300亿,五粮液、农夫山泉分列第二、第三。大部分消费上市公司的市值在500亿以下。
茅台前三季度营收破千亿,七成消费上市企业营收增速在25%以下
《2023中国最佳消费上市企业TOP50》榜单显示,今年前三季度,营收最多的公司为贵州茅台,营收高达1053亿元,这是由于贵州茅台长期以来加速渠道变革,收效比较显著。排在其后的是伊利股份和海大集团,营收分别为974亿元和869亿元,伊利股份的液态奶业务依然在中国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,而海大集团的饲料业务从猪、禽类延伸到宠物类,多品牌矩阵战略成绩斐然。
今年以来,大多数消费上市公司营收呈现正增长。从《2023中国最佳消费上市企业TOP50》榜单来看,东方甄选今年营收增长最为迅猛,上半年营收增速高达262.69%,主要得益于All In 直播电商战略。今年以来,东方甄选先后开启了自有APP的直播、入驻淘宝,并在今年双11大促前成为了首家推出付费会员制的直播MCN机构。排在第二的是千禾味业,2023年以来,千禾酱油等产品因“零添加”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,企业也积极拓展渠道建设,前三季度营收增速超过50%。综合来看,《2023中国最佳消费上市企业TOP50》的营收增速大多在25%以下(35家),占比高达70%,展现了消费品赛道的持久增长与韧性发展。仅仅有三家上榜企业营收呈现负增长,但在降本增效的情况下,并不影响其利润水平。茅台、五粮液两大酒企最赚钱,38%的消费上市企业利润增长率为25%-50%
《2023中国最佳消费上市企业TOP50》显示,最赚钱的还是贵州茅台。2023年前三季度,茅台获得净利润528.8亿元,供不应求的茅台酒系列支撑起较高的品牌溢价,让贵州茅台的毛利率长期维持在90%以上,而较高的知名度也导致茅台不需要投入更多的营销费用。排在第二和第三是五粮液和滔搏,净利润分别为228.3亿元和112.8亿元。
从利润增速来看,《2023中国最佳消费上市企业TOP50》中,利润增长率超过100%的消费企业有7家,分别是名创优品、海底捞、森马服饰、百润股份、东方甄选、圣农发展、千禾味业,其中,海底捞的利润增长高达948.07%,这一方面是去年疫情影响了海底捞的到店率,今年消费复苏后猛然爆发;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海底捞实施了“啄木鸟计划”,主动关闭业绩不好的门店。
《2023中国最佳消费上市企业TOP50》中,为数最多的企业利润增长率在25%-50%,占比为38%(19家)。利润增长率在25%-50%次之,占比32%(16家)。
从《2023中国最佳消费上市企业TOP50》来看,酒类和食品饮料类企业占比最高,均为32%(16家)。
两大白酒企业茅台、五粮液的市值(28000亿左右),几乎相当于全部上榜企业总市值的一半,泸州老窖、汾酒、洋河等白酒企业也表现不俗。值得一提的是,尽管今年酒企普遍面临着“去库存”的压力,但这并不影响高端白酒的销量和利润。
除了白酒,啤酒、低度酒品类的上市企业也保持着强劲增长。华润、重庆、燕京、青岛、珠江五大啤酒企业均保持营收、利润双双增长,且增速大多在双位数。低度酒的代表——百润股份,前三季度营收24.57%,同比增长49.35%,净利润6.65亿元,同比增长118.19%。其中,预调鸡尾酒净利润占比为71.8%,同比增长154.46%。
食品饮料是一个值得长期深耕的赛道。从《2023中国最佳消费上市企业TOP50》可以看出,上榜企业中大多数均为老品牌,比如农夫山泉(1996年)、伊利股份(1993年)、养元饮品(1997年)、康师傅(1992年)、统一(1967年)……这些品牌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,积累了丰富的产品线,铺设了极强的线下渠道,新品牌短期内很难超越。
有7个纺织服装上市企业上榜,占比14%。2023年,得益于国潮的兴起,安踏、李宁都获得了不同程度增长;下沉市场的消费者,也让森马、特步、海澜之家等品牌打开了增量空间;作为中国高尔夫服饰细分领域龙头品牌, 比音勒芬被资本市场称作“衣中茅台”,在高端消费者群体中颇具影响力,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5.67%,利润同比增长32.17%。
美妆个护今年整体表现不佳,仅有珀莱雅、爱美客、贝泰妮、稳健医疗、上海家化等5个企业上榜。华熙生物在2023年前三季度的业绩遭遇了严峻挑战,其营收和净利润均呈现下滑趋势。这一不利局面主要是受到其核心品牌,包括润百颜、夸迪、肌活和米蓓尔等主要品牌的收入下滑的负面影响。值得关注的是,营销费用占比过高在美妆个护行业中普遍存在,目前各大上市公司还没有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。
出海的名创优品一路“攻城略地”,超级门店战略为其高速增长、全方位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。2024财年第一财季,名创优品单季全球拓店超320家,全球总门店数突破6100家,强势拉动营收增长。最新财报披露,其2024财年Q1营收达37.9亿元,同比增37%;毛利率升至41.8%;单季调整后净利润6.4亿元,同比涨54%。上述三项关键指标均创下历史新高,交出史上最强“成绩单”。
消费科技的未来
近日,在武汉大学130年校庆上,小米集团雷军向母校捐赠13亿元再次登上了热搜。《2023中国最佳消费上市企业TOP50》虽然没有提及,但以小米为代表的3C小家电赛道未来不容小觑。
除了市值高达3900多亿港元(约合3563亿元)的小米,3C小家电还有这些公司值得关注:传音控股、安克创新、苏泊尔、石头科技、科沃斯、飞科电器等。
比如,“非洲之王”——传音控股(市值908亿元),主要以手机为核心做智能终端的设计、研发、生产及品牌运营,业务集中在非洲、南亚、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国家。2023年1月-9月,传音控股实现营业收入430.22亿元,同比增长19.40%;归属净利润38.84亿元,同比增长72.01%。
再比如,泛消费电子赛道品牌出海领军者——安克创新(市值358亿元),从占据优势的充电产品拓展到智能安防、便携储能等业务。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7.86亿元,同比增长23.59%;实现归母净利润12.13亿元,同比增长46.09%;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9.23亿元,同比增长72.68%。
与食品饮料等快消品不同,消费科技上市公司具有如下特征:1、借助新兴科技,在数年内即可发展壮大,上市相对容易。除了苏泊尔、飞科、科沃斯等创立于上世纪90年代外,小米、传音、安克创新、石头科技均是在2010年左右创立的。2、在科技属性加持下,消费科技上市公司的估值更高,比如小米在短短13年时间内上市,市值超过3500亿元;创立于2014年的石头科技,不到10年就成为一家市值385亿的上市公司。